“耶!今天沒有書面作業!每個星期三,我能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多運動、畫畫,太開心了。”11月17日,攀枝花市西區格里坪鎮小學的學生李鑫開心地說。
校園里陣陣笑聲,同學們都歡呼雀躍。據了解,在該小學實施“快樂周三”無書面作業日,這是西區交出新意“作業”,落實“雙減”政策的一項舉措。
“雙減”政策的出臺,是一場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的“及時雨”。“雙減”工作全面落實以來,西區緊跟新形勢、新政策,立足從“減負、提質、服務”等多個方面入手,創新工作舉措,助推“雙減”政策落地開花。
如何做到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又確保教學質量?據了解,西區在轄區10所義務教育學校推行小學生作業盡量不離校,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學校用好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在校內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與答疑。實行學生作業分層設計,通過作業量、作業難度分層,解決學校優生“吃不飽”而后進生又“吃不了”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進步。
“現在家庭作業時間已經嚴格控制在1小時以內,在完成作業后,我可以博覽喜歡的課外書,關鍵是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和隊友們一起踢足球了。”市三十一中小學生彭冠喬說,他喜歡在球場上揮汗如雨的感覺,如今的“雙減”,讓律動的青春更加多姿多彩。
“雙減”后的第一個新學期,西區將課后服務重點放在個性化學業輔導和個性化興趣課程兩個方面。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開展個性化學業輔導,同時開展分層次輔導,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學校教研組積極開展作業設計研討工作,作業的選擇和設計都是基于一定的標準和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邏輯素養和學科思維,努力做到有針對性、代表性、典型性,實現了對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差異化布置作業,有效減少了學生作業負擔。”市三十六中小教科室主任伍毅介紹道。
自“雙減”政策出臺后,西區各校認真準備課后服務相關工作,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層次、分時段設置了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內容,為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
“我課后服務項目報的沙畫和科技小制作,感覺很有意思,沒有想到學校的課后服務項目那么豐富,下學期我還想報剪紙和電腦編程。”市十八小的王釩語談起自己的課后服務項目,非常興奮。
“我們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校教育教學特色,開設了足球、籃球12個獨具特色的社團活動。”市十八小的馬琴老師說,學校的這些課后服務項目既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又讓學生在各類課后服務活動中培養興趣、發展特長、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同時,西區各學校還通過充分挖掘本地傳統文化資源,結合學校實際,開發了系列校本教材,深受同學們喜愛。《臉上的色彩藝術》《傈僳歡歌》《共建社會實踐基地》《民族團結一家親》《木頭畫、石頭畫》,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研修氛圍,促進了每位教師的專業成長,推動學校特色發展。
據西區教育和體育局有關負責人稱,為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下一步將指導各中小學校結合自身特色優化課后服務方案,多措并舉,通過校內、校外做好負擔“減法”,學生全面發展做好“加法”,把學校的教學任務留在學校完成,減輕學生身心負擔,降低家長輔導作業焦慮,為推動西區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文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