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视频一区国产,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国自产拍在线天天更新2019,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

巴中這十年 | 繪就首位產業新畫卷

——巴中文旅事業這十年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9-28 11:19:35 編輯:李鳳 點擊:

十年,如同白駒過隙,匆匆而過。而將它暫時定格,細細梳理,就會發現,這十年,不普通、不平凡:取得中國氣候養生之都、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旅游目的地TOP20”、《中國國家旅游》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多個響亮名片;創建1個世界地質公園、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達到21個……“紅”“綠”相映的革命老區,成為國內游客最想到達的“詩和遠方”。

十年來,全市強力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將光霧山、諾水河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巴文化、三國文化、隋唐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完美結合……文旅康養產業鏈逐步成形。

十年來,全市文藝精品創作異彩紛呈、文旅產業發展迅速崛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穩步推進、文旅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文化旅游形象顯著提升、文旅新區掛牌成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突飛猛進。

打造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

清晨,薄霧將光霧山籠罩,房車營地內的游客睜開睡眼,呼吸著高負氧離子的空氣,伴隨著手機里的美妙旋律開啟美好的一天;下午,在諾水洞天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晚上,夜游恩陽,乘烏篷船順流而下,零距離體驗炫酷燈光,在《恩陽船說》實景演繹中讀懂歷史與文化……精彩的文旅活動豐富著游客的美好生活。

巴中生態環境優良、文化底蘊厚重,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光霧山景區、諾水河景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南龕摩崖造像、巴山游擊隊紀念館……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疊加,“紅”“綠”凸顯的巴中在10年間完美嬗變,迸發了文化旅游發展新活力。

時間是變化的最好注腳。在光霧山鎮駐地寨坡鄉,24塊石刻組成的光霧山鎮大事記,詳細記載了由桃園鎮到光霧山鎮的變遷,也見證著巴中文旅產業發展之路。

光霧山鎮桃園社區支部書記何強回憶,1997年他退伍返鄉時,光霧山鎮僅有幾棟典型的川北民居,且都是土坯房、老瓦房,也沒有粉刷。從2003年到2013年的十年間,旅游業逐漸興起,水、電、路、氣得到改善,經濟收入直線上升。

何強說,不好的體驗已成為過去,光霧山鎮推進“廁所、堆碼、晾曬、后廚、習俗”五個革命,讓游客在景區內的舒適度得到極大提升。

景區發展好了,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現在也都愿意留在家鄉了。光霧山鎮黨委副書記蒲曉梅表示,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百姓受益頗多,鎮上近80%的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飯”。老百姓的收入是最直接的反映:2003年前光霧山鎮人均純收入為1900-2000元左右,2013年為9000多元,現如今已達20000元左右。

過去十年,巴中高度重視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把推進全域旅游突破作為加快老區振興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建成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森林康養目的地、建成文旅經濟強市。文旅賦能經濟發展呈現出強勁勢頭,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引擎,在促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6億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192.9億元,較“十二五”分別增長214.9%、229.7%。

在傳承創新中激活文化魅力

巴中,巴人故鄉,巴文化中心。

自2002年以來,巴人文化藝術節已舉辦十屆。

2018年,巴人文化藝術節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納入川東北經濟區“三個十大”之“十大平臺”。今年5月召開的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對深化巴文化研究闡釋和創造性轉化作出部署。

巴人文化藝術節已成為巴蜀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平臺和紐帶。這場旨在文化搭臺、經貿唱戲,宣傳地域優秀文化、展示巴山兒女良好風貌的大會,已從巴中的文化節日逐漸成長為泛巴區域的文化品牌,充分彰顯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凝聚力和時代價值,以及泛巴區域加強經濟文化交流工作的強大生命力和廣闊空間。“忠勇信義、豪放包容”的巴人精神,共同奏響了律動泛巴的文化強音。

市文廣旅局副局長譙杰表示,巴人文化藝術節突出了文旅交流合作的大主題,聚焦了巴文化的挖掘整理、闡發展示、推介傳播,加強了與泛巴區域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應用,激活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為進一步增強節會市場化程度,有效拓展巴中文旅市場,除巴人文化藝術節外,巴中市在市級層面還推出了諾水河國際溶洞節、光霧山國際紅葉節、光霧山冰雪節,春夏秋冬四季四節,品牌節慶活動推動了文化旅游高速高質量發展,文旅品牌和城市形象品牌也日益凸顯。

在巴城城南,被譽為“盛唐彩雕全國第一”的南龕摩崖造像走過千年風雨,顏色依舊繽紛,見證了巴中的古文化歷史,也正在見證巴中文旅產業的發展。

“全市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400處,可移動文物92414件(套)。”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0年來,全市成立文化遺產保護機構12個,申報、公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項、省級14項、市級59項、縣級525項,形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四級保護傳承體系。

“巴中處處有美景,風光無限。在巴中旅游,從自然到山水,從歷史到文化,從傳承到賡續,一張薄薄的旅游地圖,卻有著厚重的分量。”從重慶到巴中的游客王國慶說。

2020年11月5日,新時代曲藝星火扶貧工程成果巡禮展演·四川巴中專場——《巴山歡歌》在北京上演。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聯副主席、省曲協主席張旭東表示,此次展演也是巴中曲藝首次整臺赴京演出,是對巴中曲藝暨文藝工作的一次檢驗和肯定。

今年9月15日,第十九屆群星獎評獎結果正式揭曉,由巴中市文化館與巴州區文廣旅局聯合打造的四川揚琴《蜀道》喜獲群星獎,這是巴中推動群文事業繁榮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巴中市深入實施“六個一”文藝精品工程,堅持“政府主導、部門主責、群眾主體、活動主推”,積極創作打造精品力作,繁榮了群眾文藝事業。

過去十年,巴中文創成果豐碩。大型綜藝劇目《下里巴人》、川劇《掛印知縣》、話劇《滴灌》等藝術作品相繼問世,編輯出版《巴中山水志》《巴中風尚志》等系列叢書。《通江民間歌謠校補圖注》、四川揚琴《守望》等獲得國家級、省級大獎……

“我們有責任且有信心不斷創作藝術精品,展現巴中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魅力,并著力打造具有古巴中特色的精品劇目。”市文化館副館長楊柳說,年均開展“精品劇目進巴中”20余場次,舉行“律動巴山”“群星耀巴山”“相約古鎮”等優秀群眾文藝展示展演活動600多場次,提升群眾文化獲得感。

大力擦亮巴中“紅色”名片

紅色文化是文化資源中的一抹亮色,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巴中作為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巴中市現有國、省、市三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1個、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97處511點、館藏紅色文物3萬余件,被黨史黨建專家譽為“革命露天博物館”。

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巴中這片紅色土地上,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全國規模最大的紅軍石刻標語群,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如帶血的土地冊、劉伯堅三封家書等,這些事跡已融入老區人民的血脈,代代相傳。

近年來,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熱潮的興起,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成為不少人追尋紅色記憶、不忘初心再出發之地。幾乎每天都有不少人到此參觀學習,尋訪紅色印跡。2021年至今,在這個特殊的課堂,已接待中央、省、市、縣黨校及旅行社旅游團隊9300余個,共130余萬人次,其中省部級及以上團隊活動30余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8500余場次。

不光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巴山游擊隊紀念館每天也都有不少人預約到訪,了解這支南方8省堅持最久的游擊隊的事跡。

“我從小是聽巴山游擊隊故事長大的,但是知曉的人并不多,所以我想把游擊隊的故事,講給所有人聽。”巴山游擊隊紀念館館長覃久根已經在紀念館干了13年,“我通過在紀念館上班,結識了很多來自其他革命老區的游客,也讓我知曉了更多的紅色故事,我會繼續發揚紅軍精神,一直堅守下去。”覃久根說。

憑借紅色旅游熱,位于通江縣的紅軍城文旅特色街區已建成集文創產品開發和農特產品展示展銷于一體的“紅城映象”,開發刺繡、竹編、剪紙、根雕等100余種獨具巴山特色民俗文化創意的產品,推出“吃紅軍餐”等一系列研學旅行產品。一時間,到通江找尋“紅色記憶”、體驗紅軍生活的游客數不勝數。

紅色旅游也是巴中市旅游的重要標簽。為用好紅色資源,擴大老區知名度和影響力,市委四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共建覆蓋西部、縱貫南北、連接中東部的革命老區紅色文旅走廊”。

2021年11月24日,全市首屆文旅康養發展大會召開,巴中市、陜西省漢中市、重慶市北碚區三地在會上共同發表了《共建革命老區紅色文旅走廊宣言》,三地應秉承資源共享、機制共建、品牌共推、合作共贏的理念,共同發起建設革命老區紅色文旅走廊,號召更多革命老區城市加入,合力將革命老區紅色文旅走廊打造成為紅色文化傳承新名片、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產業創新發展新引擎。

“十四五”時期,市委明確的“三市兩地一樞紐”發展定位中,建設“全國愛國主義和紅色文化傳承基地”的核心,就包括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在內的紅色資源利用。

全力推動首位產業發展

10年的發展之路不平凡,10年的厚勢積累讓巴中文旅事業站在一個更高的發展平臺。

經過多年努力,巴中目前集多項金字招牌于一身,已成功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1個天府旅游名縣、3個省級旅游度假區等系列文旅品牌標識,同時獲得了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中國氣候養生之都等殊榮,查明文化資源10萬余項、旅游資源8200余處,“吃住行游購娛”配套產業初步形成。

“巴中奮力后發趕超振興發展要貫穿產業培育振興主線……突破發展文旅康養首位產業。”2021年7月13日,市委四屆十二次全會舉行,正式提出要突破發展文旅康養首位產業。

《關于突破發展文旅康養首位產業的實施意見》《巴中市文旅康養首位產業發展補充扶持措施》《巴中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相繼出臺,“真金白銀”支持文旅康養首位產業發展。

2021年11月3日上午,在光霧山漫山紅葉的見證下,巴中市光霧山諾水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舉行授牌授印儀式,標志著文旅新區正式落地、南城北旅空間布局已具雛形,全市突破發展文旅康養首位產業邁出歷史性一步。

作為全市“首位產業”,巴中的文旅康養將打造文旅新區“一個龍頭”,做強紅色旅游、景區旅游、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四大板塊”。新的機遇、新的戰略,文旅新區必將成為打造全市綠色經濟的核心增長極。

文旅新區黨工委書記王清平表示,當前,文旅新區“好”的因素在聚集、“進”的力度在加大、“新”的優勢在凸顯。接下來,將充分發揮新區主引擎作用,努力將新區的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將新區的區位優勢變為競爭優勢,將新區的管理優勢變為發展優勢,高效推動文旅新區產業跨越發展。

發展“首位產業”,巴中定下了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進一步完善山水巴中、洞天巴中、紅色巴中、人文巴中、康養巴中“五大產品體系”,推動全市文旅康養產業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向綜合目的地服務轉變,從區域旅游目的地向全國旅游目的地轉變。到2035年,努力建成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森林康養目的地。

巴中在探索發展文旅康養業上已經邁開了堅實步伐,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們相信,巴中一定會牢牢抓住文旅融合發展的大好機遇,沉下心來、下足功夫,走出一條具有巴中特色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在加快建設“三市兩地一樞紐”的征途上,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鄭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