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民變市民,從破瓦房到樓房,與鋤頭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胡久珍,這輩子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會過上城里人的生活。
同樣的,還有當地近五千鄉親。從貧窮落后到文明富裕,鳳凰里社區的巨變,僅是成都市雙流區永安鎮的一個縮影。
十年前,鳳凰里社區原叫鳳凰村。那時,許多村民全靠地種水果為生。山路彎彎中,永安湖就這樣無聲默默陪伴。
2016年,雙流區和高新區強強聯合,在永安鎮錦江以西片區高質量建設天府國際生物城。它如一石擊浪,讓鳳凰村沸騰。2020年,鳳凰村成社區。它猶如一只鳳凰,開始在新時代中蝶變。
生物城大發展,我們怎么辦?大討論,帶來新思路!社區提出: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在園區掙票子。這16個字,一下喚醒沉睡了多年的荒山荒溝。
多年過去,百姓感恩趕上好時代!社區黨委專職第一書記鄧小英感嘆這群好鄉親!六年來,從拆遷安置,到7300多畝征地,大伙舍小家,為發展。修路修橋,大伙爭著拔莊稼;園區開工那天,荒坡擠滿了鄉親……村民說:誰阻攔發展,誰就不是鳳凰人!
一晃六年,天府國際生物城早已生機勃勃。僅世界500強、跨國企業就近百家。在好時代中,鳳凰里開始脫胎換骨。
60多歲的孤寡老人徐云方,現在有個習慣:愛學太極拳、愛去永安湖走一走。
現在,老人的生活像做夢。鄧小英記得:當老人無兒無女時,是社區爭當他親人。而今,早已習慣坐電梯的他,有了醫保、社保,走路興奮得像個孩子。
如何破解從農民到市民?社區一針見血。即:看得見黨旗,聽得見黨的聲音!除下設15個黨支部、13個黨小組,還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遍地開花。如何破解社區黨組織與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脫節”難題?社區一針見血。即:黨建聯建、人才聯育、活動聯辦、問題聯解。心手相連中,已發展諾和盛泰、綠葉跨國集團10個兩新黨組織,在雙流區首開先河。
華燈初照,鳳凰里社區廣場,現在總是歡歌笑語。其中,身穿保安服的陳大明很顯眼。
而今,他在園區當保安,每月有4千多元收入。像他一樣,社區在園區上班的有500多人。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
2020年,鄧小英上任社區黨委書記。她盯緊生物城,大做產業文章。一呼百應中,百姓入股的共享超市成立;大刀闊斧中,市場、停車場、應運而生。甚至,社區服務公司、傳媒公司全盯園區,大到用車、外賣,小到洗衣、送菜上門,居民個個成創業能人,人年均收入2萬多元。
而今,老百姓都閑不住。校外,爭當安全員;小區,爭當文明勸導,市場,爭當監督員,戰疫情,爭當志愿者……群情振奮中,有200多黨員在一線。新黨員唐靜說:鳳凰里的好日子,還在后頭!
現在,鳳凰里不僅是省級四好村,還是市級四好村。而鄧小英,早是成都市人大代表。(李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