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中國·羅江詩歌節暨大德如陽·調元川菜文化周——“鄉土詩歌繼承、創新與發展”交流會在德陽羅江舉辦。會議現場,還舉行了第二屆“四川十大青年詩人”頒獎儀式,為王學東、蔣來明、康宇辰、劉勇等十位青年詩人頒發了獲獎證書與獎杯。
交流會現場。羅江區委宣傳部 供圖
此次研討會,各地專家學者們相聚一堂,共同探討鄉土詩歌的繼承、創新與發展,深入挖掘詩歌傳統的人文精神與當代價值,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發揚詩歌在人心滋育、人才培養以及社會風氣美化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鄉土詩的靈魂在于鄉土氣息,唯有挽起褲腿走進泥土,即便扎不下根也要感受到泥土里的深淺涼熱,才能寫出真正的鄉土詩來。”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龔學敏表示。
交流會現場詩韻涌動、氣氛熱烈,詩歌氛圍濃厚,詩人們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意見。“我們必須在新的語境下討論鄉土詩,鄉土詩的精神血脈需要延續。”詩人阿古泰勒說,現代鄉土詩必須用現代詩的形式、語言、意象、結構,書寫現代的鄉村、現代的鄉村人,這樣才能不斷推動鄉村詩歌創作取得更大的優異成績。
“四川文學中引以為豪的詩句‘自古詩人例到蜀’,就是出自羅江清代詩人李調元。羅江與巴蜀一道,記錄下了唐代及以后許多著名詩人入蜀的盛況,有著豐富厚重的詩歌文化。”第二屆“四川十大青年詩人”獲評詩人王學東難掩喜悅,激動地說道,當下,羅江也涌現出了一批極具創造力的詩人,未來“當代李調元”可期。
“羅江深厚的歷史底蘊將給文人墨客帶來許多新的創作素材與靈感,所以無論是詩歌節還是文化周,都會成為社會各界文化、各地詩人以及詩歌愛好者之間溝通交流的良好橋梁。”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林峰表示。
據了解,長期以來,羅江一直致力于詩歌文化的繼承與發揚,開展了系列詩歌交流會,挖掘詩歌文化的深厚內涵,在為中國現當代詩歌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羅江的文化發展。此次交流會,不僅為詩歌界提供了廣泛交流、充分對話的機會,還為詩歌更好走進生活、走進時代搭建了新的平臺。(龔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