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名山區為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名山區共青團區委探索推進“4+5+6”小區團建工作法,實現組織覆蓋有抓手,服務引領有載體、作用發揮有實效,通過用活社會多元力量,延伸小區青年服務鏈,圍繞小區治理“痛點”問題跟單設計服務項目,切實把基層團建責任傳導到“神經末梢”、任務落實到“基層細胞”。
“四有”疊加提升“組織力”。為破解小區青年難找、陣地難建、力量難尋、保障難到位等問題,名山區共青團區委靠前指揮、傾力而為,以實現“四有”力破“四難”,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青春力量。一是有組織找青年。在名山區共青團區委、街道團工委指導下設立小區團支部16個,不斷鼓勵和吸納小區團員青年、物業公司青年員工、社工人才、“返家鄉”大學生團員等青年群體擔任小區團組織負責人,逐步構建完善“小區團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機構+居民+社會組織”五方聯動治理格局。二是有陣地保服務。依托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物業公司、住宅樓棟架空層等建立青年之家,提升服務開展場景營造能力,引導居民主動參與小區共建共治共享。三是有骨干增實力。將小區團建納入團區委年度重點工作和對街道團工委目標考核,構建起團區委書記親自抓、分管副書記具體抓、街道團工委共同抓、社區上下齊心抓的統籌推進格局。充分發揮青年社工力量,引入青年志愿者協會、益聯減災、攜手公益等青年社會組織作為小區團組織骨干力量,建立小區青年志愿服務隊16支,齊心協力抓好小區團建。四是有經費強保障。大力爭取“上級專項經費+地方黨政項目+社會資金”支持,爭取組織部社會化項目和民政局社工服務站保障資金,推進小區團建常態長效。(例如,針對城區面積最大、入住率最高的四季名城小區,團區委先爭取專項資金并培養團屬社會組織跟進,待運行相對成熟后,轉由街道、社區項目化匹配資金全面保障運行。)
“五心”融合激發“服務力”。一是讓青年“傾心”。實現陣地精品化建設、活動創新性聯動,推出“青菜吧”“青書屋”“青樂園”特色品牌,建好元素鮮明、亮點突出的服務陣地,打造團員滿意、青年喜歡的活動項目。二是讓青年“舒心”。聯系心理服務志愿者隊伍,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親子活動、座談會等系列活動,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指導青年家長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營造良好家庭環境。三是讓青年“定心”。全面落實《推動雅安市青年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的十條激勵措施(試行)》文件精神,構建以服務積分為基礎,實施兌換激勵、榮譽激勵、成長激勵的“1+3”激勵體系,助力青年自身成長。四是讓青年“用心”。組建孝老愛幼、居家便民、鄰里和諧、應急處突、文化宣傳5類志愿服務隊,常態化有針對性地開展孝老愛幼、居家便民、鄰里和諧、應急處突、政策宣傳、新風倡導、文化體育、心靈關懷8類志愿服務項目,讓青年在服務群眾“0”距離中實現價值。五是讓青年“暖心”。在小區開展共青團暑期托管公益服務,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管理方式,實現家長線上掃碼報名、精確選課、評價反饋,著力解決暑期“孩子無處去、家長看護難”的青年家長訴求問題。
“六員”聯動升級“引領力”。以小區團支部為“圓心”,吸納公安、檢察院、法院等機關團支部和小區物業、社會組織等青年力量,建成小區法制輔導員、公安聯絡員、消防指導員、垃圾分類監督員、物業巡防員和心理疏導員“六員”隊伍,96支共315人,針對小區薄弱環節查缺補漏、補齊短板,把城市小區打造成陽光、安全、幸福的家園。一年來,“六員”隊伍帶動社會多方力量、組織各類服務“進小區、暖民心”,全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攜手畫好小區治理“同心圓”。法制輔導員以“法律七進”為抓手,聯合普法講師團、法律服務小分隊、法律顧問深入開展禁毒防艾、校園欺凌、金融詐騙、家庭暴力等與青年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宣傳,不斷筑牢青年自我防護意識,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公安聯絡員加強對各小區安全監督和聯絡,指導開展無黑惡、無毒害、無邪教、無命案、無重大安全事故、無群體性事件等“六無”平安小區建設;消防指導員強化各小區消防通道檢查,組織青少年參觀消防大隊建設,廣泛普及消防知識,指導和監督小區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垃圾分類監督員聯合青年志愿者協會通過播放宣傳視頻、發放宣傳資料、互動小游戲、宣講小課堂等方式,共同推進小區垃圾分類宣傳;物業巡防員在傳統節日時間開展群眾活動30余場;心理疏導員聯合益聯減災服務中心圍繞青少年生命安全、心理健康主題開展專業培訓40余場,引導小區青少年開展各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雅安市名山區共青團區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