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這個詞說來寬泛,想做什么、想實現什么、能夠做到哪一步,看似廣闊無垠,其實被許多東西制約著,很多人沒辦法選擇自己的人生。所以,我想讓山里的孩子們獲得選擇自己的人生的機會。”李修會說話時,總是帶著溫和的笑容,那是她扎根烏蒙山北麓38年,讓無數孩子走出大山、邁進高等學府而留存的欣慰。
辦有溫度的農村寄宿制學校
“幺兒,起床吃飯了!”早上6點半,位于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摩尼鎮的新苗實驗學校校內一片寂靜,學生還在沉睡中,校長李修會屋里的燈就亮了。每天清晨到食堂、寢室轉上一圈,查看備餐情況、喊學生起床吃飯,是李修會多年來的習慣。
從最初租土坯房辦幼兒園,到建成集幼兒園、小學、初中為一體的民辦寄宿制學校。在李修會的帶領下,這所大山里的學校用溫暖,精心呵護一株株稚嫩的“新苗”成長。
新苗實驗學校坐落在川滇黔交界處的山區小鎮,周圍群山林立。走進學校,只見朝陽映照著校門外墻;在涼亭里、開放式圖書長廊邊、操場上,隨處可見下象棋、看書、打球的孩子。
對學生,李修會親切地喊他們為“幺兒”,學生們則稱呼她為“大李老師”或“大李媽媽”。
有幾名無親屬撫養的事實孤兒常年以校為家,趕上過年,吃住都在學校的李修會陪這些留校孩子一起吃團年飯,給他們發壓歲錢、買新衣服。
盡管學校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溫馨環境,但老師的關愛不能代替父母的親情,新苗實驗學校設有親情電話和親情視頻室,鼓勵孩子多和在外務工的父母聯系。
在90后英語老師代龍江班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個學生每周至少跟父母通一次電話。代龍江曾是留守兒童,他深切意識到“親情溝通”的重要,“家長即便無法常伴孩子身邊,也要和子女保持密切交流實現‘情感在場’。”
讓每個孩子閃“光
“我成績差,感謝老師沒有放棄我、幫助我。”在每學期都會舉行的“師生情面對面實話實說”活動上,11歲的小熙主動舉手,磕磕巴巴地發言,贏得在場師生鼓勵的掌聲。
家住貴州省茅臺鎮的小熙是一名“特別”的孩子,班主任王永興還記得,一年級剛入學,小熙上課時在教室亂跑,不開心時滿地打滾。四年時間過去,在老師的陪伴下,小熙能安靜坐在課堂上,學會了認字寫字、自己穿衣洗漱。“小熙的智力、知識水平遠低于同齡孩子,我們能做的是教他讀書識字,幫助他更好地與人交流,融入社會。”王永興說。
建校以來,新苗實驗學校接收的學生中不少是“掉隊”的孩子,還有殘疾、智力發育遲緩兒童。對奪得2023年世界殘疾人田徑錦標賽男子T54級400米輪椅競速冠軍的胡洋來說,新苗實驗學校是他逐夢體育的啟航之地。當年,正是在“大李媽媽”的鼓勵下,左腿高位截肢的小胡洋邁出了和其他同學一起上體育課的第一步,還喜歡上了打籃球,之后走上了體育競技這條路。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種子,只是發芽、成長的‘節奏’不同。老師要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并不斷呵護培養,靜待花開。”多年從教經歷讓李修會深切體會到,一旦學生的“光”閃爍起來,將會影響他們一生的成長。
拓展教育的寬度和厚度
“左手抓住稻稈中間,右手握鐮刀,刀口向下斜著切,小心不要割到手。”在新苗實驗學校勞動實踐基地的一片稻田里,黃澄澄的稻子隨風搖曳,老師再三叮囑學生收割水稻的注意事項。實踐課后,一名學生在觀察日記中寫道:“我看著稻子從綠色變成了金黃色,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孕育過程,體會到耕耘與收獲的辛勞。”
這是新苗實驗學校挖掘鄉土資源,打造的“植物養護”“快樂農場”校本課程。占地60畝的勞動實踐基地被劃分到全校每個班級,由學生負責開墾、種植、管理、收獲,全程參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感受氣候節令的變化,體驗谷物、果蔬種植的過程。
為了豐富住校生的課余生活,鄉村少年宮和社團活動已開展多年。學校聘請多名校外專業老師,開設扎染蠟染、繪畫、書法、舞蹈、棋藝、籃球、烹飪、音樂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在學校樓梯間墻上、教室內,隨處可見學生制作的扎染蠟染、書法繪畫等作品,給校園增添了不少亮色。
在李修會看來,鄉村教育要辦出特色,有寬度、厚度,讓四周的山峰不限制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提供更多可能性,讓孩子們能夠選擇自己的人生。(瀘州市婦聯 供稿)